第四篇
在身体的交通里避免组织与辖制
 
改制之后长老的职责
在本篇信息里,我们主要的负担是要交通改制之后长老的职责。改制基本的原则,就是完全回到圣经所启示的聚会方式。虽然主的恢复在我们中间,已有六十年的历史,但我们都得承认,关于聚会的方式和作法,近五十年来我们不只没有往上去,反而逐渐落下来,并且落得相当厉害。所以,我们愿意靠主恩典,借着改制,使聚会的方式能回到圣经的正轨。
我们许多人都读过《工作的再思》这本书,其中的第十章,将在家里的聚会讲得既透彻又详尽。该书的信息讲于一九三七年,后来刊印成书,摆在我们中间。然而,因着我们的软弱,直到今天还未实行出来。所以我们要改制,翻转这个局面;我们一定要往上去,回到圣经所启示聚会的方式。
基督教堕落中最严重的点,就是产生圣品阶级,因而有了宗教组织。如果追本溯源,就能看出圣品阶级的产生和宗教组织的建立,主要是因聚会方式的错误。他们过度着重大聚会。一有大聚会就需要名人演讲、讲道,基于这个需要,便产生出圣品阶级;圣品阶级一出来,宗教组织也就建立了。从这里一路发展,达到高峰,就出现教皇。如今我们改制,是要回到原初圣经所启示的聚会方式。这样一来,就把圣品阶级彻底拆毁;圣品阶级一没有,宗教组织就消失。
关于长老治会,我们需要对长老的责任有透彻的认识。撇开基督教的作法不说,我们中间的实行,无形中也给圣徒们一种错误的印象和影响,认为长老是一种“阶级”。然而,不论我在交通里或在信息中都曾指出:长老绝不该是一种阶级。我们中间一有阶级,就违反圣经的话。主在马太二十章、二十三章明言告诉我们,我们都是弟兄,我们中间没有主人,也没有为父的、师尊的(太二十25~28二三8~11)。主的话说,“你们中间无论谁想要为大,就必作你们的仆役;你们中间无论谁想要为首,就必作你们的奴仆。”(太二十26~27,参二三11
我们从起头就照主的话实行,彼此称呼“弟兄”,所以我们中间也没有牧师。表面看,在名称上我们没有圣品阶级,都是弟兄;但因着我们聚会的方式,无形中还是产生阶级,特别是作长老的;这种感觉很难完全去掉。人一旦作了长老,总觉得自己是治理召会的,最低限度也是个管理人;换句话说,即使不是管治者,也是管理者。“管理”的意思几乎就是作主,甚至等于掌权。一作主、一掌权,就有了阶级。此外,圣徒们的观念也不正确,觉得作长老就等于“升官”。这种观念在我们中间非常深重。为此,我甚至考虑,在聚会中,长老们是否该坐在前排。这些细节值得一一研究。
 
长老不是特殊阶级
首先,我们要明白,在召会中不应该有等级,不应该有掌权的阶级。认真说,“长老”并不是一个职称。我们若彻底花工夫,仔细研读新约,就会领悟“长老”这职分,并非一般人所领会的意思。说到长老的职责,圣经用“带领”一辞(罗十二8帖前五12提前五17),国语和合本翻作“治理”或“管理”,事实上原文是“领头”的意思,并不是“治理”或“管理”。长老并不是一个较高的等级。彼得在书信中明说,“我这同作长老,…劝你们中间作长老的人,…不是作主辖管所委托你们的产业,乃是作群羊的榜样。”(彼前五13)长老不可自居在神的群羊之上,不可作主,那样作就是辖制。“作群羊的榜样”就是领头;作榜样者必须以身作则,凡事自己领先作,大家才会跟上。
彼得接着说,“年幼的,要服从年长的。”(5上)这里“年长的”原则上是指所有年长的人,原文也与长老同字。年幼的应当服从年长的,年幼的应当服从长老。不过,彼得下面又加上平衡的话:“你们众人彼此相待,也都要以谦卑束腰。”(5下)这意思是,有时年长的也得顺服年幼的。这是很奇妙的事。中国人讲三从四德,却没有彼此服从。圣经告诉我们,在召会中,一面年幼的要服从年长的,另一面众人也都要彼此服从。换句话说,不仅弟兄们要顺服长老,长老也得顺服弟兄们。
这些新约的记载都证明,使徒不愿意长老成为居高的阶级。盼望我们在观念上都清楚,因为观念不清,行事就会偏差、混淆。如果你觉得自己是长老,非常特别,你的妻子也这样认为,圣徒们也都有同样的感觉,这是不合圣经的。这件事一定要清理,召会中不能有阶级。圣徒们不该高看长老,长老不能在召会中有特别的地位或阶级。
 
长老在作法上不辖管人
第二,在实行的作法上,长老带领召会应该严防自居高位,摆出长老的架子,作主人辖管。我们天然的人常有一种态度:你不要我作,我就不作;你要我作,我就完全掌控。这是我们的天性,人人如此。等到你作了长老,也有这个难处,总觉得召会或会所既交给你,就全数拿过来。或许你的心意不是要控制,也无心控制;但事实上,你一拿过去就是控制。因此,各召会或各会所的长老们,要作到绝对不控制,非常不容易。这不是心意的问题,乃是事实的问题。
这点在实行上常常有困难。长老们会问:“召会交给我们,又不能全管,那该如何带领?”这个理论容易讲,实行不容易。我带领的第一处地方召会是在烟台。烟台的召会是主借着我兴起的,一切服事的人也都是我成全的。我在主面前蒙了怜悯,在作法上,不把事情都摆在自己手里。有人负责带领是应该的,但带领的人不要把事情揽在手中,每件事都要分出去。按着我们的天性,事情不作则已,一作就会不知不觉作到自己口袋里。在一个家庭里,母亲对女儿也有同样的难处。有的母亲不管事,全让儿女随便作;有的会管事,便每件事都很严格的紧紧抓在手中。按我的观察,各处长老们很少不犯这个毛病。所以长老必须绝对、彻底的学一个功课,就是召会虽然由你照料、带领,每件事却都要从你手中分出去。
举例而言,召会会所的房间钥匙绝不能放在个人口袋中。长老们该在会所里设立一间执事办公室,将所有的钥匙放在其中,编上号码,加上注明,让大家都能使用。长老们带领召会,必须不把事情放在自己手中,要能分得出去,有人接手作。长老们照料召会,若不用配搭的方式,完全采私人作事的方法;结果不管制也是管制,不控制也是控制,因为都揽在自己身上了。实在说,长老们接受召会带领的责任,从起头就该学习配搭着作,并且将一切事分派出去,让圣徒们负责。
 
长老要尽可能将事情分派出去
即使是新设立的长老,也要学习将会所的事务统统分派出去,由执事们作。人作事有两种情形:一种是偷懒、不忠心,不愿意自己作,都把事情交给人;另一种是殷勤、忠心,事必躬亲,不肯将事情交给别人。长老们应当将各会所的事务,都作到执事手里。这样作的好处,是将圣徒们都带进召会的事奉中。
若是一个会所有三位长老,即便个个能干、忠心,又殷勤、劳苦,凡事有担当,最多也只有三个人事奉。然而,他们如果能将事务分派出去,或许就能把二十个人带进事奉里。开头的时候,圣徒们也许不能作得很好,样样令人满意;但是逐渐的,他们都能上手。这里基本的点,是要带进更多人事奉;这与召会的建造十分有关。若是召会的事情只握在少数人手中,没有分派出去,召会的建造就很困难。
总而言之,长老要带进执事服事,并且带得越多越好。若是一位执事很能干,结果身兼十职,也是错误。长老们不该给同一位执事太多事,乃要分散给其他人作,越多人作越好。我们必须给人机会作,往往人一作,就变得有心。长老们把人带进来服事,人就会关心召会。如果一直将人摆在旁边,只有几个会作的人作,大多数的人自然没有心,那就违反召会建造的原则。所以,必须把事情尽量分派出去,让每个人都作一点。
再者,我们的确希望有更多圣徒参与事奉,并且都是业余的,因为作执事不需要全时间。有的地方召会大,需要有全时间的执事,这也很好;但要避免让全时间者包办一切,总要让圣徒们都有机会服事。
 
长老要善于教导
长老若不将事情分派出去,即使不控制,也是控制;若是都分派出去,想控制也不可能。譬如,按原则说,会所里关于账目的事,都该交给执事作。长老们应该花工夫多有祷告,多有牧养、探望,还要善于教导。提前三章说,作长老的,要善于教导(提前三2),也就是习惯教导。五章又说,长老要在话语和教导上劳苦(提前五17)。
按我们中间的情形,普遍来说,在各处召会里,长老们在神的话语上,都不够花工夫。三章提到“善于教导”,照我的领会,这辞不仅有“善于”的意思,更重在“惯于”,就是要成为一种习惯。换句话说,长老要习惯于教导,这是作长老的资格。五章则是重在实行,长老们在话语以及教导圣徒上要劳苦。所以,长老们要在神的话语上下功夫。“劳苦”是很重的字眼,不是指作普通的工作,乃是极重的劳苦。这就是说,长老必须在主的话上下极大的功夫,尔后才能将主的话讲给圣徒听,并以主的话教导别人。长老尽牧养和教导的责任,二者都需要话语。
可惜现在许多长老们所作的事,其实都是执事们该作的。长老们应该将这些事分派出去,多带几位圣徒进到事奉里。例如,有的姊妹是作会计,召会的账目就可以交给她们管理。有些长老不肯将召会的账目交给别人,都要自己管理。实在说,召会一切的事务,都不该握在长老们手里,统统要分派出去。长老们应该多祷告,多与圣徒们接触,牧养、成全他们;不仅在私下的场合里教导,也在公开的聚会中教导。召会需要丰富的话语;话语一丰富,召会就强壮。改制就像争战,要使人人改观念、改作法。
我一再强调,长老们要把事情交出去,让别人作。长老们自己管账,会发生一些难处,令人产生误解,多少会有弊端;若是账目交给圣徒们,就没有这些疑虑。原则上,我们要使每位圣徒都参与事奉,也愿意事奉。因此,不论是账目、整洁、布置、接待等,统统要分派出去。这些要点,长老们若肯当心、留意的实行,就不会控制,也没有组织,只有生命和交通。
 
行政的线与恩赐的线
我们重新安排台北召会的事奉,大家都需要学习相当的功课,才能作出事情来。从前全时间服事的人都调在召会里,在各会所里服事。结果,长老、执事或同工的职责,都混在一起。如今要恢复正确的聚会方式,就要重新安排。圣经给我们看见,在一个地方召会里,不仅有长老、执事,还有一班恩赐者尽功用服事。在徒十三章,安提阿召会中有几位申言者和教师(徒十三1)。在圣徒的聚会里,不强调长老与执事的职分,只提到申言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