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
基督-与神同在的一位(诗篇九至十六篇)
读经:诗九1114十一4十四7十五1十六1~11徒二25~2831
现在我们来看诗篇第八篇以后是怎样的诗篇。这些诗篇和第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篇同类,也是非常可怜的。
 
属人的观念和神圣的观念
我们可以绘图表明诗篇前十五篇的属灵水平。
不要讥笑这些作诗的人,你和他们一样。昨天晚上你在诗篇第八篇,今天早晨你却在十五篇,也许还在十二篇。这实在是我们的光景,我们正是如此。昨晚是“阿利路亚!耶和华我们的主啊,你的名在全地何等佳美!”但你离开聚会,到家的时候,已从山顶掉到谷底,你立刻从高峰坠入深谷,从诗篇第八篇掉到第九至十五篇。
我们可以这样说明诗篇九至十五篇:圣徒们根据他们对律法的观念,判断恶人为神所恨,唯独义人能讨神喜悦且与神同住。这又是律法的观念。请你把诗篇九至十五篇都读过。这一组共有七篇,本质上都是说相同的事:“神哪,恶人绝不能赞美你,他们为你所恨,唯独义人能赞美你,并与你同住。”但他们这样发表时,仍知道他们需要神的殿。为什么?因为神在宇宙中是看不见的。倘若神没有居住在一个确定的地方,就很不容易找着祂。因这缘故,他们宝贝神的殿。诗九11、十四节,十一4十四7十五1都证明,圣徒们发表律法的观念并求神审判恶人时,他们知道自己需要神的殿,他们晓得神能够在一个具体的地方,就是祂的居所被找着。他们在神的居所中赞美神,并宣告神的救恩来自祂的居所。他们知道自己需要神的殿─但仅此而已。
如果我们没有属天的异象,只有属人的观念,我们会说诗篇每一篇都很美妙。一面来说,每篇诗都很美妙,但我们若有从上头来的异象,就会看见许多所谓美好的诗篇都是在谷底。我知道你们许多人至少在潜意识里不同意我。你还是说,“诗篇九篇真好,十一篇很美妙。”我恐怕你们有些人仍然非常欣赏十五篇。你们里头还是赞同这些诗篇。我并不希奇,因我过去也和你们一样。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属天的异象。有了属天的异象,我们才看见这些诗篇真正的价值和地位。
但是赞美主,我们有另一篇─诗篇十六篇!现在我们必须再应用前面提过的原则:圣徒们按着属人的观念说出一些事情,到了一个时候,基督的灵进来了,在他们的发表中发表出神圣的观念。
我们先读十五篇,看看作诗的人按着属人观念的发表:“耶和华啊,谁能寄居你的帐幕?谁能住在你的圣山?就是行为纯正,作事公义,从心里说真实话的人。他不以舌头谗谤人,不恶待朋友,也不叱责邻舍。他眼中藐视无赖,却尊重那敬畏耶和华的人。他发了誓,虽然自己吃亏,也不更改。他不放债取利,不受贿赂以害无辜。行这些事的人,必永不动摇。”
这个好不好呢?十五5说,“行这些事的人,必永不动摇。”但十六8说,“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;因祂在我右边,我便不至摇动。”你看出不同了么?不同的是,在诗篇十五篇你必须行许多公义的事,才不会动摇;但诗篇十六篇说,如果你将耶和华摆在你面前,如果祂在你右边,你便不至摇动。在十五1诗人问:“耶和华啊,谁能寄居你的帐幕?谁能住在你的圣山?”是谁?照着十五篇,是那些行这篇诗所提之事的人。但在十六11我们读到:“你必使我得知生命的路径;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;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。”你看出不同么?现在这两篇诗你比较喜欢那一篇?你会把十五篇放在哪里?又会把十六篇放在哪里?
 
十六篇:基督的生活
彼得在变化山上说胡话,但他在五旬节那天所说的话,却是透亮的。在行传第二章,五旬节那天,他告诉我们诗篇十六篇是基督复活的预言。在徒二25~28,彼得引用诗十六8~11,然后说大卫是申言者,“讲论基督的复活说,祂不被撇在阴间,祂的肉身也不见朽坏。”(徒二31)因此我们由彼得的话,得知诗篇十六篇是基督的描述。诗篇第二篇《是基督的诗》第八篇是基督的诗,十六篇是另一篇基督的诗。有些圣经教师称这些诗篇为弥赛亚的诗,但我喜欢称之为基督的诗。
头一篇基督的诗是诗篇第二篇,告诉我们关于基督的原则。全地和世上的臣宰一同抵挡基督,但神已立了祂。不管他们作什么,神必发笑,必嗤笑他们。所有的历史都证明这一点。然后基督宣告说,神借着复活生了祂,并将世上列国赐祂为基业。接着我们传扬福音:世上的君王,应当谨慎;世上的审判官,该受警戒;你们应当以嘴亲子,免得祂向你们发怒。诗篇第二篇在原则上点点都是论到基督的。接着诗篇第八篇告诉我们,基督成为肉体、复活、升到诸天之上,荣登宝座,并同着祂的身体管理万有,借此解决地上所有的问题。这一篇非常奇妙而清楚,但还不够清楚,所以有下一篇基督的诗,就是十六篇,这一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,基督作为人活在地上,祂是过怎样的生活。诗篇第八篇告诉我们祂是一个人,比天使微小一点,但没有告诉我们祂过怎样的生活。所以需要十六篇。这一篇诗启示我们,基督降卑自己成为人,经过死而复活,借此讨神喜悦并与神同住。
我们要更仔细的来看这一篇诗。第一段,1~8,描述基督在地上的人性生活。这些经文除去了帕子,给我们看见这位名叫耶稣真正的人所过的生活。“神啊,求你保佑我,因为我避难在你里面。”(诗十六1)耶稣在地上所过的生活乃是不断投靠神的生活,祂的生活就是信靠的生活。接着第二节:“我的魂哪,你对耶和华说,你是我的主;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。”这就是耶稣在地上的态度。祂在自己里面对神说,“你是我的主;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。”第三节:“论到地上的圣民,他们又佳又美,他们是我最喜悦的。”祂认为所有的圣徒都是如此佳美,是祂所喜悦的。祂信靠神,也喜爱所有的圣徒。这些点都在四福音里充分地证实了。四至五节主耶稣继续说,“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,他们的愁苦必加增;他们所浇奠的血我不献上,我嘴唇也不提他们的名。耶和华是我产业并我杯中的分;我所得的业分你为我持守。”这意思是说,祂与偶像无分无关。祂所关心的乃在于神并与神同在─没有别的。第六节:“用准绳量给我的,是在可喜悦之处;我的产业实在美好。”祂没有为自己拣选什么;祂把祂的定命和所有的拣选留给祂的父定规。第七节:“我必称颂那指导我的耶和华;我的心肠在夜间也指教我。”祂是多么否认己!祂信靠父,并接受父的指导。然后,祂身为一个人,又说,“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;因祂在我右边,我便不至摇动,”(诗十六8。)我们需要祷读这八节经文,熟悉为人的基督在地上过怎样的生活。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所需要的。
然后祂被治死,被钉在十字架上。表面看来祂被摇动了。但祂说什么?“因此我的心喜乐,我的荣耀欢腾;我的肉体也安然居住。”(9)祂在什么时候说这话?在祂临终的时候,因为祂说,“我的肉体〔意即身体〕也安然居住。”祂被治死,且被安放在坟墓里,临终的时候,祂很欢喜,因为祂说,“我的心喜乐,我的荣耀欢腾。”祂的荣耀是什么?这里的荣耀是我们全人的最深处─灵。你去查读,就看见一些较好的圣经译本,都将这里的荣耀解释为最深处─灵。耶稣得了拯救,祂的心喜乐,祂的灵─祂全人的最深处─欢腾。请读徒二24~32彼得的话。为什么在徒二26,彼得将荣耀译作“舌”?因为我们的灵是赞美的源头,而我们的舌是发表赞美的凭借。每当我们赞美主,我们的赞美必须发自我们的荣耀,我们的灵,但赞美总是借着舌头发表出来的。在赞美神的事上,我们的舌头和我们的灵息息相关。我们每一次赞美主,都必须出自我们的灵,并借着我们的舌头来赞美祂。我的心喜乐,我的灵欢腾,我的舌赞美。我的身体如何呢?我的身体要埋葬。但我的身体埋葬时,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(徒二26